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5068.主之所以在这些话中自称王,即:当人子在祂荣耀里,降临的时候,祂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……,于是对他们说,是因为主的王权是神性真理,审判基于并照着神性真理来实施。但审判的基础和实施对善人是一种情况,对恶人又是另一种情况。善人因接受神性真理,故审判他们的基础是良善,因而是怜悯;恶人因不接受神性真理,故审判他们的基础是真理,因而不是怜悯;因为他们总是弃绝怜悯,因而在来世继续弃绝怜悯。接受神性真理意味着不仅拥有信仰,还实践信仰,也就是将教义所教导的融入生活。正因如此,主自称“王”。主的王权就是神性真理(参看1728,2015e,3009,3670,4581,4966节)。
5217.“这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”表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驱逐了好的记忆知识。这从“细弱的穗子”、“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”和“吞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细弱的穗子”是指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,如前所述(5214节);“又肥大又饱满的穗子”是指信与仁的事物能被注入的记忆知识(5213节),因而是指好的记忆知识;“吞”是指驱逐,这与前面(5206节)论及母牛的“吃尽”是一样的。好的记忆知识被没有用处的记忆知识驱逐,或真理被虚假驱逐(参看5207节)。
这同样适用于灵界。凡虚假所在之处,真理就无法生存;反之,真理所在之处,虚假也无法生存。这一个会驱逐那一个,因为它们是对立面。原因在于,虚假来源于地狱,而真理来源于天堂。有时虚假与真理看似在同一个主体中;但在这种情况下,他里面并没有与真理对立的虚假,只有因使用而依附于这些真理的虚假。真理与虚假共存于其中的主体被称为“不冷不热”;虚假与真理混杂于其中的主体被称为“亵渎”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